叶绿素 a 蓝绿藻分析仪主要有荧光法和分光光度法两种检测原理,以下是具体介绍:
荧光法
激发与发射:叶绿素 a 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下会发射出特征荧光。通常使用蓝光(波长约 470nm)作为激发光,叶绿素 a 被激发后会发射出红光波段(约 680nm)的荧光。
浓度关联:荧光强度与叶绿素 a 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。仪器通过检测荧光强度,并经过一系列的算法和校准,来推算出叶绿素 a 在水体中的浓度。
蓝绿藻检测:蓝绿藻含有独-特的藻胆蛋白,如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,它们也具有各自的荧光特性。仪器可以利用这些藻胆蛋白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发射,来区分蓝绿藻与其他藻类,并通过检测特定波长的荧光强度来确定蓝绿藻的浓度。例如,藻蓝蛋白在约 620nm 处有特征荧光发射,藻红蛋白在约 560nm 处有特征荧光发射。通过分析不同波长下的荧光信号,仪器可以实现对蓝绿藻的特异性检测,排除其他藻类和杂质的干扰。
分光光度法
光吸收特性:叶绿素 a 在紫外 - 可见光谱区有特定的吸收峰,例如在波长 663nm 和 750nm 处有明显的吸收。其中,750nm 波长用于校正样品中的浊度干扰。
浓度计算:根据朗伯 - 比尔定律,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与它对特定波长光的吸光度成正比。仪器通过测量叶绿素 a 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,然后利用事先建立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曲线(校准曲线),计算出叶绿素 a 的含量。
蓝绿藻检测:对于蓝绿藻的检测,分光光度法通常结合其他技术或指标来间接实现。由于蓝绿藻在细胞结构、色素组成等方面与其他藻类存在差异,其吸收光谱也有一定的特征。通过分析多个波长下的吸光度数据,或者结合荧光检测等方法,可以对蓝绿藻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。例如,在一些研究中,会利用蓝绿藻中藻胆蛋白的吸收特性,选择特定波长的吸光度比值来估算蓝绿藻的生物量。
不同的叶绿素 a 蓝绿藻分析仪可能会侧重于不同的检测原理,或者将多种原理相结合,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